首页 擎报站 新手注意!这个数字是红线,这些热门电车你碰不得!

新手注意!这个数字是红线,这些热门电车你碰不得!

by Wesydney

也许,今天的你刚刚拿到澳洲P牌,并迫不及待冲向车行购买心仪已久的电动车。但此刻的你想没想过:P牌到底能不能开电动车?

这个问题表面上像是一道“能”或“不能”的选择题,可现实中,规则更像一道数学题加地方政策——功率除以重量,才是真正的答案。

下面,我们就一起逐州拆解规定,讲清楚哪些电动车P牌能开、哪些常被刷下来,还会给出一份简单实用的买车检查清单。

图源:Drive

电动车与P牌

功率除以重量才是关键

规则背后的逻辑

在澳大利亚,大多数州对P牌(包括P1/P2或实习期驾照)的车辆限制,并不是简单把“电动车”一棍子打死。

政府的初衷是降低高性能、强加速车辆对新手司机的风险,所以他们把衡量标准定在「功率/车辆整备质量」这个公式上。

交通部门通常以130千瓦每吨(130 kW/t)这个计算结果作为分水岭:如果一辆车的最大输出功率除以其空车重量(单位是吨)超过这个数值,就可能被归为“高性能车辆”,P牌司机就不能开。

图源:Drive

电动车之所以成为焦点,是因为它们往往既有瞬间爆发的大扭矩,同时由于电池组的存在而整车偏重。

这就导致同一款电动车,在功率吨位计算上,有时能过关,有时却被卡住。

官方文件和州级数据库都把这个公式和可查询名单作为判断依据,任何想买电动车的P牌司机,第一步就该去查这些官方页面。

图源:Drive

小心各州细节

新州、维州、昆州和南澳的规矩不一样

现实比公式复杂

新南威尔士、维多利亚、昆士兰和南澳这四个地方,虽然都用「130 kW/t」这个门槛,但执行起来宽严不一,细节上也各有各的讲究。

结果就是,同一款电动车在不同州,P牌司机的命运可能完全不同。

新州和维州都提供了在线的“禁驾/批准车辆”数据库,方便P牌司机查询;维州执行得更严格,哪怕只超1 kW/t,原则上也不允许开。

图源:Drive

从市场上反馈,很多双电机或高功率版本的特斯拉、比亚迪等车型,经常被各州列入“黑名单”。

而一些单电机、功率受限,或者因为电池重而功率吨位较低的版本,反而能通过审核。

也有一些案例显示,部分车型在升级后功率调高,就被重新评估为禁驾;相反,厂商在不同年款或调校上做点手脚,也可能让同款车在不同年份的批准状态不一样。

而官方的建议就很明确:买车前,务必用各州的在线查询工具核实车辆状态。

你可以通过以下网址查询P牌司机被允许驾驶的电车:

新州:https://www.transport.nsw.gov.au/roadsafety/young-drivers/provisional/vehicle-restrictions

维州:https://vicroadssafevehicles.carsalesnetwork.com.au/#/search

昆州:https://tmr.redbook.com.au/#/search

南澳:https://account.ezyreg.sa.gov.au/account/check-high-powered-vehicles.htm

图源:Drive

分州看真相

哪些电动车容易过关,哪些常被封杀?

新南威尔士州的政策明确定义“高性能车辆”为功率吨位过高或经过大幅改装的车型,并通过官方名单直接列出哪些车不能开。

维多利亚用它的实习期车辆数据库管理批准、禁止和审核状态,还为特殊情况(比如工作需求或监督驾驶)开了豁免口子。

昆士兰对2010年1月1日之后的车型也采用130 kW/t标准,并对接近阈值的车辆设置“需复核”机制,允许个别情况下申请豁免。

南澳同样以130 kW/t为准,但对25岁以上的临时驾照持有人有不同豁免政策。

图源:WhichCar

与此同时,由《Drive》整理的“P牌禁驾名单”显示,大部分双电机高功率EV(比如许多双电机特斯拉型号)在新州、维州、昆州常被排除在外。

而像部分单电机的MG、比亚迪、老款日产Leaf、三菱i-MiEV这些低功率车型,则更常见于“允许”列表。

P牌司机们应该通过对官方和行业资源透露的信息,直观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在当地驾驶电动车。

图源:WhichCar

没限制不等于鼓励

ACT、北领地、西澳和塔州的态度与实际风险

澳大利亚首都领地、北领地、西澳和塔斯马尼亚,目前没有像东南沿海各州那样统一用130 kW/t的标准限制P牌车辆。

这些地方的官方通告更侧重P牌司机的驾驶行为规则,比如夜间限制、乘客人数、零酒驾等,而不是硬性卡车辆功率。

这些州政府的立场可以理解为:降低新手风险,不只靠车辆限制,还依赖驾考制度、时段管控和道路教育。

图源:Tynan Motors

不过,没有功率限制不代表高性能电动车就万事大吉。

加速性能、转向刹车反应、车身重量对碰撞的影响,这些因素依然在。

P牌司机在这些地区如果选高功率EV,还是得以谨慎为上,慢慢熟悉车辆特性,别把“能开”当成“没风险”。

图源:CarsGuide

买车实操清单

如何把规则变成“买车不翻车”攻略

每个P牌司机选车时,都可以跟着这几步来操作。

第一步,用你所在州的官方车辆查询工具,逐一对目标车型(记得提供制造年份、车型和动力数据)查状态,工具会明确显示“批准/禁止/审核中”。

第二步,如果你愿意自己算一遍,就把厂商标的最大功率(kW)和车辆整备质量(kg)套进公式:功率/吨 = 最大功率(kW) ÷(整备质量(kg) ÷ 1000),然后和130 kW/t比一比。

图源:Drive

第三步,如果你的目标车型显示“需复核”或“审核中”,可以按州政府流程申请豁免或提交材料说明情况(比如工作需要)。

第四步,跨州驾驶要留意:你拿的是某州的临时驾照,但如果其他州视你的车为高性能,当地执法部门可能按当地规矩办事——这是现实中常遇到的麻烦。

最后,买车前跟卖家确认配置(单电机还是双电机、出厂功率、有无改装),并留好书面证据,方便后续申报。官方和行业指南都强调:把“官方数据库核查”当作买车必做步骤。

图源:Drive

驾驶痛点

为什么电动车让新手既心动又头疼

多数新手第一次接触电动车,都是惊喜交加——静音、瞬间加速、保养省心,让人恨不得马上开上路。

随着厂商定价逐渐亲民,不少年轻司机真把电动车列入备选清单。

可现实也很骨感:很多电动车的加速感比同级燃油车猛得多,新手如果不熟悉油门、扭矩和刹车的配合,出小差错的概率更高。

图源:Drive

与此同时,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也在影响选择:有些家里已有高功率EV,会允许孩子短期开,但却没有注意法规对临时驾照的限制。

车主社区和媒体都在反复提醒:技术吸引和法规安全得两手抓,新手在买车或借车时,要把“合规查询”和“对车辆的适应”放在同等位置。

规则不是刁难,而是用可量化的标准预防风险;作为司机,读懂并尊重这些规则,比一时冲动更重要。

文章主要来源:Transport for NSW、Drive、Service NSW、Which Car

相关文章
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