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了电车的你,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无语时刻——新车刚开上高速,突然扎胎了;你镇定地掀开后尾箱,结果发现里面空荡荡的,而你原以为会有的备胎,其实只是厂家“贴心”准备的一瓶修补胶。
是的,部分电车没有备胎的事实让许多老司机头疼。更扎心的是,就算真给你一个备胎,你可能也读不懂轮胎侧面那串“225/55 R17 97W 3523”到底在讲什么。
拥有备胎和看懂轮胎同样重要,这些信息藏着你行车安全、驾驶质感甚至年检能不能过关的秘密。
现在,我们就来看看,哪些新电车自带全尺寸备胎,以及如何看懂轮胎上的信息。

图源:Car Sales
电动车备胎
第一次扎胎才懂的尴尬
选电车看什么?4S店会告诉你,要看续航、颜值、配置,看起来买车和买手机没啥区别。
但有一个问题,你一定要注意——车辆含不含全尺寸备胎。
因为,路上扎胎是老司机们或多或少会遇到的问题,万一扎胎了咋办?总不能在原地守株待兔吧?这时,一个全尺寸备胎就很重要了。
小编曾经就经历过类似事件,在从Coffs Harbour开往悉尼的山路上,左前车胎突然被扎破,当时还是夜间,冷风嗖嗖、信号微弱,几个朋友下车打开后备箱一看,空空如也,没有备胎…当时真的是深感绝望啊。

图源:Car Sales
所以说,全尺寸备胎的缺席,绝不是小问题。
它能把一次十分钟就能解决的换胎,演变成一场漫长的道路救援等待。
对很多车主来说,出现这种尴尬、无奈,甚至是有些危险的局面,和买家与厂家之间的认知落差有关,厂家为了设计或成本做的取舍,未必符合所有老司机的用车场景。

图源:Car Sales
底盘的两难抉择
电池、续航与备胎的零和游戏
那么,为什么一些电动车型会缺少备胎呢?备胎难道不是一辆车应有的标配吗?
这就要说到一个重要元素:底盘空间。
作为底盘空间,首先,作为电车,要塞下尽可能大的电池包,这样能撑起更漂亮的续航数字。
其次才是考虑空间预留问题的时候,比如,是否留点位置放一个让你安心上路的备胎。

图源:Car Sales
许多基于纯电平台开发的电动车会把一大块电池铺在车底,这样一来,虽然降低了重心,却也占用了宝贵的纵深空间。
别忘了,还有后备箱呢,一辆车不能没有后备箱空间啊。所以,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拿出更长的续航或更大的后备箱,很多厂家干脆放弃了全尺寸备胎,改用修补罐或窄小的紧凑型备胎。
然而,这也不能怪电车,毕竟早就有行业媒体指出,备胎被淘汰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,这是整个新车市场的普遍趋势,只不过电动化加速了这个过程。

图源:Drive
备胎策略的利弊
修补罐、紧凑备胎与Run-Flat
接下来我们看看目前最热门的几种备胎方案。
目前厂家常用的替代方案主要有三种:修补罐配充气泵、紧凑型备胎(也叫小备胎),以及防爆胎(run-flat tire)。
其中,修补罐最省空间,适合城市短途应急,但它不是万能的。遇到侧壁破损或裂口太大,胶水根本无能为力。
而且大多数厂家都明文限制修补后的行驶速度和里程——开不了多久,你还是得找修理厂修车。

图源:Car Sales
第二种,紧凑型备胎能扛得稍微久一些,但它又窄又轻,抓地力和散热性能都跟正常轮胎不一样,绝对不能长期使用或跑高速。
第三种,防爆胎听起来最理想,扎胎后还能硬撑几十公里,但它也有代价。
防爆胎的材质和原厂轮胎不同,会给乘客带来更“硬”的乘坐体验,也会给车带来更重的轮胎重量,减少车辆续航。甚至你去车厂更换轮胎时,也会支付更高的修理费用。
至于选择哪种方案,就看你自己了,你是常在市区转,还是爱跑偏远地区越野?是追求舒适,还是把“自救能力”放在第一位?好好考虑一下吧!

图源:RAC
买车前该做的三件事
掀后备箱、问配件、想清楚去哪
如今,当你在4S店选车的时候,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和型号,很容易忽略备胎和轮胎修补包,甚至有些销售会故意淡化这些信息,知道你发现要用时才无所适从。
所以,在买车时,一定要记得这三个步骤:
1、亲手掀开后备箱的地毯或底板,亲眼确认底下到底是什么。
全尺寸备胎看起来和原装轮子一样;紧凑备胎通常是黑色窄钢圈;而修补包,就只有一瓶密封胶和一台12V充气泵。
2、主动问清楚配件类型与使用限制,提前了解一下如何使用。
3、提前想好这辆车的主要出行场景,是跑山区?还是跑工地?还是跑自驾?在某些场景,简单的修补罐怕是给不了你足够的安全感。
有些车型其实仍保留全尺寸备胎选项,比如部分商用车或像 Subaru Solterra 这类可原厂选装备胎的电动车型。买车前多做这一步,能省去未来很多路边懊悔的时刻。

图源:Drive
那么,哪些车有着哪种备胎配置呢?哪些车型才配备全尺寸备胎呢?
为了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各个车型的备胎配置,我们做了一个表格,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的备胎配置:
| 车型类型 |
|
|
|---|---|---|
| 电动车(EV) | 配全尺寸备胎 |
|
| 电动车(EV) | 配非全尺寸备胎 |
|
| 插电混合动力(PHEV) | 配全尺寸备胎 |
|
| 插电混合动力(PHEV) | 配非全尺寸备胎 |
|
表格信息来源:Car Sales
轮胎上的数字密码
从 225/45 R18 95V 开始读起
光有备胎,看不懂轮胎的信息也不行,只有读懂你的轮胎,才能保障一路平安。
你可以观察一下你的车辆轮胎侧壁,这里有一串字符,是的,这就是你读懂轮胎的第一课。
举个例子,小编的车胎侧壁字符是:225/55 R17 97W 3523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这串字符获得这些信息——
- 225 是轮胎断面宽度,单位毫米;
- 55 是扁平比,代表侧壁高度是宽度的55%;
- R17 表示子午线结构,配17英寸轮圈;
- 97 是载重指数,对应的是最大承重公斤数(具体承重需要查表,97代表最大承重730公斤);
- W 是速度级别,代表最高可承受270km/h。常见的后缀还有H(210km/h)和V(240km/h)等。

除此之外,轮胎的生产日期藏在DOT编码末尾四位,比如“3523”就是2023年第35周生产。轮胎厂商通常建议避免使用存放超过数年的库存胎,胶质可能已老化。
读懂这些,你就知道能不能换更宽的胎、能不能装更低扁平比的运动型号,或者在载重增加时要不要选更高载重指数的轮胎。

图源:Drive
实用建议
啥时候换胎?
注意哪些细节?
更换轮胎时,所有关键参数(宽度、扁平比、结构、载重指数、速度级别)都不能低于原厂标准,否则影响安全也通不过年检。
另外,要注意轮胎的生产日期,别装上“库存老胎”,胶质性能和安全性都会下降。
如果你常跑非铺装路面或偏远地区,别指望一瓶修补胶就能救命。要么自备全尺寸备胎,要么购买包含拖车服务的道路救援保险。

图源:Cars Guide
如果考虑防爆胎,最好先试驾感受一下滤震表现,并确认你家附近的修理厂容易找到对应型号。
说到底,车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,它也是你对“出行安全感”的一种投资。你花钱买下的,不只是续航和设计,还有陷在路边时那份“我自己能搞定”的底气。
花一点点时间,在提车之前把这些事搞明白,未来你在路边吹风等待的几率,就会少很多。
文章主要来源:Car Sales、Everyamp、Nissan手册、Petlas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