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悉,就在2026年,GWM 将在澳洲来个电动车“三箭齐发”,看这势头,是要立誓完成从混动王者到 EV 新势力的弯道超车了。
在墨尔本的隆重灯光下,2025款哈弗H6 SUV迎来了澳洲的首秀。

图源:CarExpert
Ora打头阵
平民价格撬动市场

图源:CarExpert
从“只闻其声,不见其车”的尴尬,到2024年勇夺电动品牌销量第十宝座,Ora走过了一条颇具喜感却又值得称道的“成长蜕变”之路。
有评论打趣道:“这只‘猫’虽然不大凶猛,但绝对够格当你的日常小伙伴。”
如今,就在Ora依然势头猛进之时,GWM又要发起另一波进攻了。

图源:CarExpert
新品蓄势
多款EV蓄力出击
从掀背到SUV与皮卡
在墨尔本的发布现场,凯特先生就半开玩笑地说:
“如果你以为我们只有一款车,那就太小看我们了。到明年第三季度,GWM的电动矩阵将达到三款。”
虽未直接点明,但通过市场和媒体的细碎线索足以拼凑出GWM的澳洲蓝图。
除了已有的掀背角色,GWM还在中国多地试验一款「双排电动皮卡」,似乎要挑战澳洲一向偏爱的硬派皮卡市场;
而那辆曾在中国街头试装的中型「纯电SUV」,也很可能以更接地气的名字来到悉尼、墨尔本;
更不用说此前在澳媒前亮相的Ora Sport电动四门轿跑,向着Model 3、比亚迪Seal发起“温柔狙击”。

图源:CarExpert
新款皮卡如果真的到来,可谓极具戏剧性:在“土豪专属”与“吃灰风险”之间,电动双排皮卡的平衡微妙到让人想买又想慎重掂量——
它既保留了皮卡的粗犷实用,也为环保加分。
此后,当你用车载着冲浪板奔向黄金海岸,就再也不用担心油费了,这画面想想都让人开心。

图源:CarExpert
SUV方面,GWM的“小块头”「中型纯电SUV」即将登场,若它能兼顾家用空间与操控乐趣,无疑将成为家庭买菜、周末郊游两相宜的全能选手。
而那台被媒体戏称为“热血轿跑”的Ora Sport,一旦上市,必将吸引那些既想要高性能,又厌倦千篇一律造型的电动车主。
这么一看,GWM将在2026年的澳洲汽车市场上前途无量,买家需求被它全包了啊。

图源:Drive
混动先行·双轨并进
PHEV与HEV的防线
与纯电主打的奔跑速度不同,混动产品更像一位沉稳的护航者。
如今在澳洲,GWM已将其插电式混动(PHEV)和自充电混动(HEV)阵营壮大到六款,覆盖从家用SUV到中大型硬派SUV,再到未来有望上市的混动皮卡。
而这一战略当然并非无的放矢。

图源:Drive
老司机们应该都知道,澳洲政府今年实施的“新车效能标准”(NVES)对碳排放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,一旦超标,厂商就要缴纳罚款。
于是,GWM就想到了好法子:一边让主力车型跑得更“清洁”,一边以电混车型为补刀助手!
这样一来,GWM既能在合规之路上稳步前行,也能在消费者对续航焦虑和充电网络的顾虑之间,提供更加柔和的过渡选择。
不少人因此打趣:你可能还没准备好随时“插电”,至少插电混动可以先给你“预热”一下。

图源:Drive
市场交锋
本土与进口的碰撞
国产品牌的新角色
在澳洲电动与混动“混战”的战场上,比亚迪(BYD)、MG、特斯拉等各有千秋。
比亚迪以价格和技术双重优势直逼中高端市场,MG则在小型电动SUV市场啃下了一块“蛋糕”,特斯拉更不用说,凭借品牌光环牢牢捂住了钟情性能的车主。
而GWM在加入这场“混战”后,既不愿在小型领域单打独斗,也不打算在高端细分市场盲目跟风。

图源:CarSales
它的策略更像是一位“多面手”,在价格带、车型级别和技术路线间灵活游走。
凡是想“经济实惠入门EV”的,可以选Ora;想要皮卡实用的,又可拭目以待那台电动双排皮卡;若热衷爆发力与驾控乐趣,则可把目光投向即将到来的Ora Sport。
消费者的选择有了更多余地,也让市场更加多元活跃。
毕竟,没有人会抗拒更多好车来解决选择困难,这无疑是件美事。

图源:GWM Australia
2030愿景
80/20的远景规划
电混共舞,共筑低碳未来
凯特先生用“80/20法则”定义了GWM在澳的中长期目标:
到2030年,GWM 80%的销量来自PHEV和EV,20%为柴油车型。
这个比例,不仅体现了对新能源转型的决心,也给了那些还未完全信任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足够的缓冲空间。

图源:GWM Australia
然而,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轻松。
要让更多用户放心“上电”,GWM需同步推进以下几件“硬任务”:
- 继续完善「充电网络」布局,缩短充电等待;
- 强化售后服务与电池质保,让消费者买得安心;
- 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迭代车型,为不同需求量身打造。
不过,正如凯特先生所言:“我们并非急于‘逼’消费者立刻转向纯电,而是要创造一种自然过渡。”
或许在不远的将来,GWM的电动、混动和柴油车型一起在展厅里并排停放,这条生态链,才算真正完成闭环。

图源:CarExpert
回顾GWM在澳两年的风雨兼程,无论是小巧灵动的Ora,还是稳扎稳打的混动大军,都在为品牌塑造差异化竞争力。
如今,三车齐发的EV扩容策略,将是GWM从“区域选手”迈向“全能选手”的关键一跃。
未来谁能笑到最后?也许不是最先进入市场的那家,也不是降价最狠的那家,而是能在品质、服务、价格与体验之间,找到最优平衡点的那家。
而此刻,GWM正一步步朝着这个“平衡之道”稳健前行。
让我们拭目以待:当三款EV齐齐亮相时,这场国产品牌的逆袭之旅,将迎来怎样的盛况?
GWM(长城汽车):Eddie Song、George Wang、Lily Jin


